您的位置:首頁 > 公司新聞 > 溶氧儀校準時的校準液該如何調配?
公司新聞
溶氧儀測的是“溶解氧”,單位mg/L或%sat。電極信號每天漂移0.5%左右,所以每次開機必須進進行溶氧儀校準。校準液的配制只要幾分鐘,誤差可控制在±0.1 mg/L以內。 一、零氧液
原理:亞硫酸鈉(Na?SO?)與溶解氧快速反應生成硫酸鈉,10倍過量即可讓殘氧<0.01 mg/L。
配方:稱2.0 g分析純Na?SO?+0.1 g氯化鈷(CoCl?·6H?O)催化劑,溶于1 L去離子水。
現配現用,20℃下30秒即可把8 mg/L的氧降到0。倒入50 mL小燒杯,輕輕放入電極,避免晃動進氣泡。
注意:Na?SO?溶液10 min后開始回吸空氣,所以調零必須在5 min內完成;超時重新換液。
二、飽和氧液
溶解氧飽和值只與溫度、氣壓有關,與水質無關,因此“空氣飽和水”就是簡單的第二點校準液。
用1 L玻璃缸接去離子水,插入空氣泵+砂芯曝氣頭,小氣泡曝氣15 min。同時把水溫調到25.0℃(恒溫水浴),用玻璃棒輕輕攪動,消除過飽和微泡。用已校準的溫鹽深儀(CTD)測當地大氣壓,查表得到飽和氧數值,直接輸入儀器即可。
關鍵點:
1.曝氣結束立即測試,延遲超過3 min需再次曝氣,防止與空氣交換失衡。
2.電極膜表面不得附著小氣泡,用洗耳球輕輕吹掉,否則讀數偏高0.1 mg/L。
三、快速驗證
若擔心零點和飽和點跨度太大,可配50%飽和度中點液做驗證:
取100 mL零氧液+100 mL飽和氧液,輕輕混勻,理論值4.15 mg/L(25℃)。電極讀數應在4.0–4.3 mg/L之間,偏差>0.2 mg/L說明膜老化或鹽橋堵塞,需換膜維護。
四、常見誤區
用“隔夜涼白開”當飽和液:放置8 h后溶解氧已降到4–5 mg/L,誤差50%。
在零氧液里曝氣:亞硫酸鈉30 s即耗盡,曝氣后氧又回升,零點被抬高。
校準液溫度與待測樣差5℃以上:溫度補償只能修正斜率,不能修正飽和點,誤差會放大到0.3 mg/L。
正確做法:把校準液和樣品一起放在同一恒溫水浴,溫差≤0.5℃。